
車禍被害人如何選擇賠償依據?——當面臨無法營業的損失時
2024 年 10 月 14 日
假執行:提前確保你的賠償權益
2024 年 10 月 16 日▍如何請求被告賠償——判決未確定前的策略
引子
小明在車禍中成了受害者,他決心通過法律途徑追求正義。然而,隨著案件進入法院審理,他發現自己面臨一個新的挑戰:即使法官做出了有利於他的判決,對方還可以上訴,這讓整個案件的結果變得不確定。「我到底該怎麼做,才能盡早拿到應有的賠償呢?」小明不禁問道。這時候,金牌律師向他介紹了兩個關鍵概念:三級三審制和假執行。
1. 了解三級三審制
金牌律師首先向小明解釋了我國的法院制度,這讓小明對整個訴訟過程有了更清晰的認識。
- 三級三審制:我國採用三級三審制,這意味著案件可以經過地方法院、高等法院,甚至最高法院的三次審理。當小明在地方法院或高等法院獲得有利判決後,如果對方不服,對方有權在判決送達後的20天內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。這樣一來,即使小明在初審中勝訴,案件的結果仍然是不確定的。只有當案件經過最高法院判決駁回上訴,或者對方在上訴期間內未能提起上訴,該案件才會被視為確定。
2. 假執行:讓賠償更快實現
小明有些焦慮,因為他知道,上訴可能會拖延很長時間。這時,金牌律師為他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——假執行。
- 假執行的意義:金牌律師告訴小明,根據《民事訴訟法》第390條規定,在涉及財產權的訴訟中,如果原告(即小明)能夠證明在判決確定前不進行執行,可能會導致難以抵償或難以計算的損害,他可以向法院申請假執行。這意味著,即使案件尚未最終確定,小明也可以要求法院允許提前執行判決,獲得賠償。這樣,他就不必擔心對方利用上訴拖延時間,讓賠償遙遙無期。
- 擔保與假執行:金牌律師還補充說,即使小明無法提供前述的釋明,他也可以在提供擔保後,向法院申請假執行。法院會根據情況設定一個擔保額,小明只要提供這筆擔保金,就可以要求提前執行判決,這樣他的權益就能得到更快的保障。
小明的處置方案
在金牌律師的指導下,小明制定了以下行動計劃:
- 全程了解訴訟進程:小明將隨時關注訴訟進程,特別是在地方法院和高等法院的判決後,密切留意對方是否上訴。
- 視情況申請假執行:如果案件拖延過久,或者對方有意拖延賠償,小明會在律師的幫助下,向法院申請假執行,以確保自己能盡早獲得賠償。
- 準備擔保金:如果需要,小明會準備好必要的擔保金,確保能夠迅速進行假執行,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