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詐欺事件,洗錢防制法、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113年修正後的影響
2024 年 9 月 28 日
當肇事過失導致親人往生,律師如何幫助您
2024 年 10 月 4 日▍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的分開處理
引子
小明在車禍糾紛中,已經了解到了刑事和民事責任的差別,但他還是有點迷糊:「如果對方不賠償,那檢察官或法官能不能強制他賠?」金牌律師笑著解釋道:「小明,這可是兩碼事。讓我來告訴你,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是如何分開處理的。」
1. 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的區別
金牌律師首先向小明解釋了刑事和民事責任的基本區別,讓他不再把兩者混為一談。
- 刑事責任:刑事責任是指當你違反了法律,造成他人身體或財產損害時,由國家通過檢察官提起公訴來追究你的法律責任。檢察官和法官的主要職責是確定你是否有罪,以及應該受到什麼樣的刑罰。這就像是在審判一件「罪案」,看你是不是要進「小黑屋」或接受其他刑罰。
- 民事責任:民事責任則是關於損害賠償的問題。如果你因為過失導致他人損害,那麼受害人有權向你提出賠償要求。但這部分是由民事訴訟來處理的,檢察官和法官在刑事程序中是無法強制你賠償的。這就像是在解決一場「糾紛」,看你是不是要掏腰包賠錢。
2. 刑事賠償與判罪輕重的關係
小明一開始覺得,如果對方不賠償,法官應該能夠「逼」他賠償吧?但金牌律師告訴他,事情沒那麼簡單。
- 賠償與判罪輕重:在刑事案件中,對方是否賠償雖然不會直接影響民事賠償的處理,但卻可以影響法官對罪行輕重的判斷。換句話說,如果小明願意主動賠償受害人,這可能會讓法官在量刑時考慮到他有悔過之心,從而給予較輕的處罰。但即便如此,賠償與否仍然是由民事訴訟來最終確定的。
3. 民事賠償的獨立處理
小明終於明白了,刑事和民事責任必須分開處理。要想讓對方賠償,還得走民事訴訟這條路。
- 民事賠償的處理方式:如果受害人希望得到賠償,那麼他必須提出民事訴訟,這樣才能通過法院的判決來強制對方賠償。而且,即使在刑事案件中獲得了賠償,也不能因此省略民事訴訟的過程,因為這兩者是完全獨立的法律程序。
小明的處置方案
經過金牌律師的講解,小明終於搞清楚了刑事和民事責任的區別,並計劃採取以下行動:
- 理解法律程序的獨立性:小明明白了刑事和民事責任是分開處理的,並且在訴訟過程中不能混為一談。
- 主動賠償,爭取寬大處理:如果需要,他願意在刑事案件中主動賠償,來爭取法官的寬大處理。
- 另行提起民事訴訟:小明知道,如果他需要賠償,或者對方需要賠償給他,必須通過民事訴訟來處理,而不能依賴刑事程序。